又现输注过期药事件 对患者经济赔偿不应是终点!
2023-10-11
298

最近,河北霸州市一医院被曝给病人输注过期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目前来看,虽未给患者带来重大伤害,却惊动了当地卫健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又现输注过期药事件

 

此事是陈女士(化名)在社交平台上所爆料,后有记者联系了陈女士。

 

陈女士称,此事为自己丈夫王先生在医院输液时的遭遇。王先生因胰腺炎住院。5月20日上午,涉事医院医生开具药品输液治疗。其中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已过期3天,生产日期为2021年5月18日,有效期至2023年5月17日。

 

陈女士表示,丈夫在输入过期药品约20分钟后,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当天夜里,丈夫出现肚子疼。23日早上,丈夫看东西有双影,手有些发抖,这些天还有轻微恶心等症状。

 

不过,陈女士指出,现在尚不能确定这些症状是否因输入过期药导致,在等医方的说法。

 

陈女士还表示,涉事医院承认是他们的过错,且表示将给2万元经济补偿,但她与丈夫并不满意。

 

医院回应属实 卫健部门已介入

 

对于此事,涉事医院回应称,陈女士所反映事件属实,目前当地卫健委工作人员已经介入调查。

 

同时,涉事医院表态称,将会处理涉事医护,未来也会更加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当地卫健委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有关部门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如有结果,会跟当事人联系。

 

对患者经济赔偿不应是终点

 

医院给患者输过期药,这突破了社会对于医疗安全的最基本期待。然而,从公开报道来看,类似的荒唐事却时有发生。

 

其实,对于任何一家医院,药品使用都有一套完善制度以及规范管理,确保药物从入院到给患者用药,全流程都在监控之下。如果只是前面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面还有多次发现过失的机会。

 

对于药品保质期的管理,首先,药房会对每一批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进行详细记录和登记。通常情况,除了少数特殊药品外,一旦某批库存药品距离保质期少于半年,就会采取措施,如退还厂家等。有网友留言,即便是乡镇卫生院,已经实现临期药预警,过期药报警。

 

其次,医生开具医嘱后,绝大部分药物都是现取现用。这意味着,病房所用药物保质期多在半年以上。

 

比较特殊的是,病房会储备少量药品,以备不时之需,但一般不超过一周的用量。为确保这批药品不会过期,也会详细登记,且主班护士每天清点记录,确保先储备的药物先使用,避免药品被长时间积存。

 

最后,到了给患者用药的阶段,护士还要进行三查八对,其中就包括对药品有效期的核查,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这意味着,近效期登记、发药时检查核对、输液时三查七对,但凡有一个环节做到了位,也不会出现输过期药液的情况!

 

一瓶过期的药品输注到患者体内,意味着诸多管理纠错环节已经统统失灵,意味着确保医疗安全的规范和制度已经脱轨,医院的整个管理层可能需要进行一次大整顿。这或许也是上述事件未给患者带来重大伤害,却惊动当地卫健委的原因之一。

 

最后,把目光收回到文初提到的陈女士丈夫被输注过期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事件,过期3天,只要密封没有破损,没有浑浊和沉淀,应该不至于引起明显不良反应。医疗行为有过错,并导致不良后果,这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行为有过错,但未导致不良后果,只属于医疗差错。对陈女士丈夫赔偿2万元,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对患者经济赔偿不应是这一事件的终点,查清这瓶过期药物是如何会用到患者身上的,厘清责任,严肃追责,加强管理,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才是对这一事件正确处理方式。

 

总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为患者输过期药品?河北一医院回应:属实,卫健部门已介入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
热门推荐图标
热门推荐
二维码
关注优医迈微信
并绑定账号
即可获得100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