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被查 需加大监管力度斩断频频沦陷的黑手
2023-05-19
285

古语言: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不过,医药器械价格虚高背后催生的利益链,让个别医者远离廉洁,向贪污腐败靠拢,就连大三甲医院检验科的主任也不例外。近日,安徽纪检监察网发布了一则通报:安徽某医院检验科主任管某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被查 曾是领军人才

 

据安徽某医院官网信息显示,管某某不仅是博士生导师、皖江学者,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函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安徽欧美同学会理事、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卫计委领军人才、安徽省教育厅临床检验诊断学省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现为安徽某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副主任、该医院检验科主任。

 

此外,管某某还担任《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常务副主编;《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安徽医药》、《临床检验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编委;《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安徽医学》等审稿专家。

 

目前,关于管某某具体的涉案细节,官方暂未通报。

 

曾是“清水衙门”的检验科腐败严重 源头何在?

 

在外人看来,检验科一直是医院科室中的“清水衙门”,然而,随着医疗反腐力度的增加,一波又一波检验科科主任们被查的新闻报道接踵而来。比如,在2018年全年,就有6名检验科主任因受贿集体落马。2019年,广西柳州市某医院原医学检验科主任戴某某因被控受贿被查出。2020年,重庆市某医院检验科主任因收回扣千万入狱……

 

其实,翻看这些科主任的履历,都是医疗卫生系统的专家,有些肩负着科研项目。一些科主任利用手中职权满足一己私欲,“前赴后继”倒在了贪腐道路上,而他们都曾是医疗界的精英,确实令人惋惜!

 

其实,检验科主任在大型的医疗设备采购方面没有拍板的最终决定权,但在检验试剂采购方面,其有着至关重要的推荐权,甚至有的医院会直接采用检验科主任的意见。有些检验科暗藏“小秘密”:在购进体外诊断试剂的过程中,按照试剂售价的3%~10%向企业收受回扣,相关回扣款,是以入外账的形式用于科室集体活动、发福利等。

 

一位在检验科工作多年的医生表示,一些医院的检验科尽管没有大项油水,但各种检测检测项目多、试剂的用量巨大、耗材量大,属于“闷声发大财”。所以说,检验科主任的受贿很多来源于医疗器械公司,并且受贿的金额多数与体外诊断试剂耗材有关。

 

需加大监管力度 斩断频频沦陷的黑手

 

之前,由于国家监管不严,耗材试剂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设备捆绑耗材的情况屡禁不止,大型的医疗设备采购并没有全国挂网,经销商和医院检验科存在着私下的利益交换。

 

专业人士指出,如果对这些被医疗设备公司人员称为“唐僧肉”的领域不下猛药,出重拳,上“紧箍咒”,势必会让这些领域的腐败继续滋生,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不过,自2020年以来,国家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卫健委、公安部等九部门对外发布《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强调,严肃查处收取医药耗材企业回扣行为。接着,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再次明确,将重点整治医务人员收取回扣、药企违规营销等行为。随后,全国多地发文要求开展各自的专项整治行动。

 

除国家卫健委外,针对医药商业贿赂等乱象,国家医保局、最高法、中纪委均就持续深化治理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开展工作。比如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将局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失信事项目录清单,将医药商业贿赂、涉税违法等有悖诚实信用的行为纳入清单中。

 

这说明,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整风与反腐行动将持续开展,多部门的持续发力与介入也使得这一轮医疗整风相比于以往更为严峻,以此来斩断频频沦陷的黑手。

 

总之,随着医疗反腐行动持续升级,行业人士须警钟长鸣!所谓“医者不谋当谋之事,为医之耻;贪求身外之财,从医之危”。

 

(环球医学编辑:余霞霞)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突发!大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被查!曾是省领军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